海上升明帝

第787章 五龍捧聖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松花江流浩浩蕩蕩,彼岸江畔叢林間有田園村落。

    松花江一路從南筆直向北而流,忽然到此被一片嶙峋懸崖峭壁而擋住,轉折向西北流去,拐了一個大彎。

    這片懸崖卻是非常有名,新任渤海省吉林府知府嚴樹勛與大明黑水艦隊指揮使呂一成今日便登上此崖。

    這崖上有一座龍王廟,建於永樂年間。

    二百多年前建立的龍王廟,後來明軍雖然遠去,但是此地的女真各部,依然對此廟保護有加,經常拜祭,祈求風調雨順。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曾親自上山進廟拜祭。

    曾經的大明船廠早已在不,連點遺蹟都找尋不到,但是龍王廟卻還在,如今叫五龍宮,取五龍捧聖之意。

    身着紅色軍袍的黑水營兵抬着豬牛羊三牲上山祭祀。

    山下,十八條黑水艦隊的快蟹船停在北岸阿什村邊,在其另一側,則停着許多更加簡陋的小船,這些都是渤海省各部女真首領們的座船,他們接到大明官員的傳令,不敢有絲毫怠慢,那些受封為都護、都督、衛指揮使、所千戶等的女真首領們,紛紛翻山越嶺騎馬或是步行,或是乘船趕來。

    今天,他們來到了這裏。

    看到了那十八條快蟹船,修長的船身,三面蓬帆,每船五十支漿,一百名漿手。

    這些還不是最驚人的,讓他們畏懼的還是這船上每船都有七門火炮,船頭兩門長炮,船尾一門,船舷四門。

    有從琿春那邊過來的首領,去年見識過先鋒船隊的武裝商船,比這更大,炮更多,但那是在海邊,可現在這是在內陸的松花江畔。半個月前,這裏都沒有船,而現在突然就憑空出現了十八條這樣的炮艦。

    山上。

    五龍宮也被嚴樹勛帶人重新修整了一下,還在山下新修了一座阿什亭,一座摩崖閣。

    眾首領對於這位年輕的大明官員要他們來此祭祀五龍宮,也有些不太明白,只當時新官上任露個臉,但看到那十八條炮艦,覺得可能是要展示下大明國威。

    又或者可能有哪個部落首領不知死活,沒能恭順大明,所以現在可能大明要召他們出兵討伐。

    只是他們奇怪為何到這來,他們知道大明設立渤海省後,劃設都護、都督府,設立衛所,仍委女真部落首領們統領,不過大明也以建立驛站、邊市等為名,新建了一些驛城或者說是據點。

    比如摩闊崴、海參崴、琿春、五國城,又比如海西這邊,尹通、長春、吉林,再比如在松花江中游阿什河匯入處,原來金代上京舊址,女真人建立的阿勒楚喀的附近,在更靠近河口處,建立了一座新城,這座新城以此地多天鵝,女真語哈爾溫,新城就取名鵝城,女真人則叫哈爾溫或哈爾濱。

    這座新城佔據黑龍江畔,兩邊是阿勒楚喀和呼蘭城,下游是五國城,上游是扶餘城。

    大明時隔百餘年,再次回到海東海西地區,卻並沒有直接搶佔那些大城、要塞,反而是寧願重新建立城柵。

    這些點正在連成線,從摩闊崴到琿春,再到寧古塔,然後直抵松花江畔五國城,也是三江平原的西邊門戶。

    另一條線路是從海參崴沿綏芬河到雙城子,東寧、興凱湖、進入烏蘇里江七河交匯處的尼滿。


    還有一條線路,正是現在他們來到的海西,從營口直抵開原,然後經東遼河直抵尹通,再由尹通水進松花江,聯結船廠。這條線上,他們建立了尹通、長春、吉林,以驛路和邊市之名,設立連線。

    甚至渤海設省後,原遼東地界向北向東都擴張了不少,原明朝遼東是有邊牆的,邊牆北面是開原,東面也並不全是以分水嶺為界,是更西。但現在不僅北面把東遼河、昭蘇太子河、葉赫河、清河等都納入遼東省,且一直劃到了這些河的上游分水嶺為界。

    在清河源頭設立了西豐,在東遼河源頭設立了遼源,在蓮花泡河源頭設立了四平,在昭蘇太子河源頭設立了梨樹城,在東遼河上游碼頭鄧子村,設立了懷德。

    尹通河上游的長春,上游的尹通,西流松花江畔的吉林,還有哈爾濱、五國城等的建立,是大量的商貨隨着大明的驛卒一起來的,一起來的還有邊防巡營,然後是現在又來了黑水營。

    「這個阿什村,據說就是當年大明在此設立船廠,造船時徵發的漢人工匠和女真部落勞工留下的後人。」

    嚴樹勛帶黑水營重返吉林,第一件事就是尋找舊船廠的遺址痕跡,世代居住阿什哈達山下的女真人報告了線索,拿到了豐厚的賞賜。

    嚴樹勛來到此處,不僅確認了這裏就是大明曾經的遼東船廠,也找到了當年建立的龍王廟,以及立下的兩塊石碑。

    歷經滄桑,歲月掩埋,兩塊石碑早被藤蔓雜草掩蓋,若不是本地村民代代相傳有兩塊碑刻,外人難以發現,但是阿什村民也不知道這碑上寫的是什麼。

    直到嚴樹勛帶人重新清理出來了兩塊碑。

    其實不能叫碑,因為是直接刻在斷崖絕壁較為突出的長方形青灰色的花崗岩石上的,從北朝南,面對江流,距水面高出幾米。

    碑高四尺余寬兩尺余,刻字三行。

    雖經二百餘年的風雨侵蝕,可清理後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甲辰丁卯癸丑。

    驃騎將軍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大明永樂拾久年歲次辛丑正月。

    。吉」

    有些字缺失了,但基本上還是能夠推斷出上面的信息的。

    這是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所立的,根據官文史料記載,嚴樹勛查到,劉清首次率軍來吉林船廠,第二年離開前,指示工匠刻字紀念,這年是大明永樂十九年。

    第二塊碑字更清晰。

    豎刻文字七行。

    「欽委造船總兵官、驃騎將軍、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永樂十八年領軍至此,洪熙元年領軍至此,宣德七年領軍至此。本處設立龍王廟宇,永樂十八年創立,宣德七年重建。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

    這裏碑文所記錄劉清三次來吉林督造戰船,並修建了龍王廟,與官方所記欽差內官亦失哈巡視奴兒干都司宣諭撫慰的年份相合。

    劉清在吉林三次造船,太監亦失哈則三巡奴兒干,劉清在吉林建龍王廟,亦失哈則在奴兒干建永寧寺,一個懸崖石刻記錄,一個立碑紀念。

    這正是大明自古以來對遼東主權的極好證明。

    嚴樹勛召來一眾渤海的女真首領們,當着他們的面,把兩塊碑文的內容念出,然後又拿出幾份官方史料相關記載,跟他們上了一堂歷史課。通事們認真細緻的把這些一點點翻譯給首領們。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隋唐大猛士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重返大隋  唐朝好地主  逍遙小地主  晚唐  明末稱雄    紅樓:庶子崛起  穿梭經典影視  合道  召喚聖人  我娘子一個比一個詭異  
同類最熱
搜"海上升明帝"
360搜"海上升明帝"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