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達咩

第兩百六十七章 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第四更)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冀闕。

    眼下所有士人都做了決定。

    無一人離場。

    秦落衡沒有再開口。

    田陵望了望四周,遲疑片刻,主動起身道:「我等並非故意質疑糊弄,實是不知天下當如何治理,又如何才能稱為大治,我等皆為白身,未曾經歷過宦途,因而不敢冒然言語,唯恐讓人啼笑。」

    「方才聽其他士人所言,我亦有了一些想法。」

    「也就做拋磚引玉了。」

    「正如秦博士所言,大秦一統之前,天下分治久矣。」

    「夏商周三代皆行分封,而分封的諸侯多不以天下為念,唯以私治為念,圖謀與國府疏離,久而久之,就致使了一個結果,即天下諸侯法令異制。」

    「法令異制,必然會導致田疇異畝、文字異形、言語異聲、錢幣異質、車行異軌、度量衡異法,華夏地方諸事皆異,繼而導致了天下共苦、紛爭不休,隨着秦一掃六合,天下重定於一,自此又開始推行大一統。」

    「我雖退隱山林,並非不聞時事。」

    「秦自開國以來,便力主廢分封,分郡縣,且不說正確與否,秦廷所為,在我看來,只為了一件事,治權集於國府,隨着秦政的施行,也證明了我的觀點,秦律法一體,官制一體,諸事決於皇帝,上下統一政令,舉國如臂使指。」

    「隨着馳道直道的新建,地方畛域已悉數瓦解,隨着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地同域相關政令的施行,地方異制的情況已大為改觀,假以時日,治權不出多門,私慾不至成災的情況定會形成。」

    「然華夏過去裂土萬千,國力彌散,想凝聚華夏諸族,何談容易?」

    「此乃逆勢之行也!」

    「稍有不慎,便有傾覆之危。」

    「而秦其實已經走在了覆亡的路上。」

    「如秦博士所言,秦治之得失,權衡在天下,於天下有利,便強推力行,於天下不利,便終止廢除,然大治之得失,又豈能只着眼於天下?」

    「大治得失,其實在人!」

    「大治得人,則民心安。」

    「秦立國以來,多次頒行新政,革新天下之心,世人皆知,但治理之道,慮在事先,有錯改之,若大治錯之,而不修,僅靠強力推行,勢必物極必反,大秦頒行的新治,大多體現於民生,然民眾愚笨,何以能迅速接受?」

    「秦廷蠻橫,求治太急,事功太過,以至天下難安,民眾輒有怨聲。」

    「是以,貴族復辟稍一鼓......」

    話說到一半,田陵的聲音便戛然而止,他臉色尷尬的看了看四周,前面說的太過投入,卻是忘了自己的身份,險些點出其他貴族復辟之關鍵,好在最後清醒了過來,這才沒有真的說出口。

    他為孟嘗君之孫,家世很是顯赫,而他此生所求,並非是參與天下紛爭,也不求功名利祿,只是想安心研究學問,然身為齊國貴族,必不可少要跟其他貴族打交代,他雖有心一吐為快,但為了家族,也只能選擇草草了之。

    他繼續道:「大秦之治太急,若能稍寬稍緩,輕徭薄賦,則大秦新治,必將光焰萬丈,萬古不磨也!」

    「此功業定垂於千秋萬世!」

    「受世人稱道。」

    說完。

    田陵朝秦落衡拱手一禮,隨即便直接坐下,只是垂坐途中,卻是不由長長的嘆了口氣,嗓音中流露出一種無可名狀之遺憾。

    虎頭蛇尾,非他所願。

    但為之奈何?

    秦落衡起身,朝田陵回禮。


    只是在落座時,目光微冷的掃了眼許猗、何瑊等人。

    方才田陵開口直言秦治積弊時,這幾人神色就異常不安,若非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不然,這幾人恐就會直接出言呵斥了,即便如此,幾人也在一旁瘋狂的使眼色,若非他們使壞,田陵的出聲,又豈會這麼虎頭蛇尾?

    他並不會怪罪田陵。

    只是有些厭惡許猗何瑊等人的行為。

    他們雖有名士之才學,卻無名士之風度,實在令人不齒。

    蕭何坐於席上。

    他看了眼田陵,也不由一嘆。

    輕聲道:「天下能看出秦之積弊者何其多,但敢當眾說出的,卻寥寥無幾,與會的名士雖眾,但大多都身不由己,或有國讎家恨,或有利益牽扯,亦或者有禍亂之心,真有天下之念者,寥寥。」

    「我蕭何出身寒門,並無牽涉太多利益。」

    「如此盛會,若是不能盡抒己見,豈非會成平生之憾?」

    蕭何低語幾聲。

    也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緩緩站了起來,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下,開口道:「大秦這些年的政治,我總結下來,有十六個字。」

    「創新有餘,守常不足,大政有成,民生無本!」

    蕭何心意清明,自然毫無顧忌。

    他沉聲道:

    「依我看來,大秦政道以創新為本,開千古萬世之輝煌,此即創新有餘也,大政有成也。所謂有餘者,大秦朝廷心力全副專精於制度革新,而忽視了最為尋常的民眾生計。所忽視者,乃守常不足也。」

    「以國家大治而言,便是缺少守常安定之策。」

    「何為守常安定之策?」

    「說到底,就是安民穩民之治!」

    「正是因為民眾過於低微,朝廷目光又如此高遠,因而往往很難重視。」

    「常則平,安則定,飽則安,暖則穩。」

    「此固本之國策也!」

    「一味創新而不思固本,則易為動盪也。」

    「大秦新政新治轟轟烈烈,雷霆萬鈞,所缺少者,正是陽春之和風細雨。」

    「秦法之周密,史無前例。」

    「秦吏之公廉,史無前例。」

    「秦廷之集權,史無前例。」

    「按理而言,在始皇大政大治之下,帝國當如臂使指,但現狀卻是天下洶洶難安,民眾輒有怨聲載道,根由何在?」

    「方才那位士人稱,是大秦求治太急,事功太過也。」

    「我並不認同。」

    「求治太急,事功太功,只是其中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大秦吏治敗壞,地方執法不公,欺上瞞下,上下其手,這樣的舉止已在地方橫行,地方官吏跟豪強沆瀣一氣,聯手欺壓百姓,魚肉鄉里,地方民眾有冤不能伸,有苦不能訴,以至怨聲載道。」

    「若只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這不是亡國之君群  大秦嫡公子  修道十年,出門已是到了強秦  大秦:布衣皇帝    九轉涅槃訣  流量武道  全能真千金她馬甲又被拆了  我在詭異世界能看到隱藏信息  
同類最熱
搜"大漢,達咩"
360搜"大漢,達咩"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