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69章 格外可惡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第二日沒早朝,消息發酵了一天。到了第三天,朝會上爭論激烈,台諫官員紛紛指責前線將領,不遵朝旨,致惹出禍事來。有諫官指責狄青,約束手下不嚴,才會出現這種慘禍。

    一直到午後,朝會才結束。杜中宵回到御史台,還沒有坐下,便就有小黃門來傳旨,讓他立即進宮去,議論朝政。不用想,此次前方的亂子,讓順風順水慣了,幾年來連戰連勝的朝廷有些急了。

    略作收拾,杜中宵出了御史台,向大內走去。這就是包括御史中丞在內,朝中大臣的煩惱。正常的朝會,御史台有自己的固定輪班,不過除了特別重大的事情,都是其餘御史論奏,杜中宵針對具體朝政發言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是被召到後殿,御前議事。

    此時是單日朝,雙日不早朝,加上各種各樣的假期,上朝的時間其實不多。凡國之大事,大多都是在朝會上眾官議論,而一般朝政,多是在後殿議事。沒有辦法,早朝官員太多,雖然排得有上奏班次,依然是爭論不休。大部分朝政,多是早朝提個頭,下朝之後再由大臣討論。

    像現在前線作戰的時候,哪怕不早朝的日子,皇帝也在大內從早到晚,幾乎沒有空閒。不過大多時候議事的是宰執,輪到杜中宵來,那就真是朝中大事了。

    入了崇政殿,行禮如儀。杜中宵看了看,宰執除了在前殿當值的,基本全到。其餘如翰林學士則有歐陽修、王洙、胡宿,甚至就連知開封府王素都到了。

    人員到齊,趙禎道:「前兩日,青崗峽有党項戰俘作亂,殺指揮使寧肅以下數百人。現在亂軍躲在山林,四處騷擾,前線苦不堪言。狄青言,欲派兩千兵馬,入山剿亂。只是冬日山林中沒有補給,行進又極為困難,一時猶豫不定。環慶路言,近一年來,本路兵馬大多調往鎮戎軍,兵力空虛,生怕亂軍進入環慶路,攪得地方不寧。到底該如何處置,如諸位來議一議。」

    賈昌朝道:「這股叛軍,原是党項在青崗峽的駐軍。本朝兵馬進剿,一股成擒。後來乘着夜晚守兵不備的時候,突然作亂,殺了不少軍兵。守將卜勝趁亂逃脫,到清遠軍後請軍出征,指揮使寧肅親帥五百兵,去青崗峽進剿。不想叛軍極是狡猾,在半路設伏,乘亂殺了寧肅。」

    文彥博沉聲道:「既然他們一戰成擒,成了戰俘,因何突然間作亂?」

    賈昌朝道:「前線來的奏報,並沒有提起此事。現在亂軍奪了寧肅所部的槍炮,又拉攏了附的番人加入,人數着實不少。最重要的是剿滅亂軍,因何起事作亂,不是大事。」

    翰林學士胡宿道:「太尉,自去年九月發兵,戰了多次,這是第一次戰俘作亂,豈能說因何作亂不重要!不知道原因,不能做什對防範,平了這次,還有下次!」

    賈昌朝道:「這也容易。樞府已經發令狄青,命他詳查此事,以後報來。」

    杜中宵道:「戰俘作亂不算稀奇,各種各樣原因,本也沒有什麼。不過為何他們作亂之後,還有附近的番部的人加入?以党項作為,治下的番部都受其壓迫,特別是小的蕃部。本朝有名令,凡是所佔党項地盤上的蕃部,俱都免三年的錢糧,許多好處,怎麼會作亂呢?」


    參政王堯臣道:「環慶路來的消息,狄青所部佔領韋州之後,大索治下,劫掠錢財,奸**人,許多小蕃部憤怒不已。此次蕃部一起作亂,想來是因為此事。」

    杜中宵聽了,臉色不由黑下來:「前線作戰,最重要的是軍紀要嚴!此是朝廷明令不許的事情,怎麼軍中會任由他們胡作非為!一旦失了人心,紛亂必起!」

    賈昌朝道:「此事樞府不知,若果真如此,必定要嚴懲!」

    田況道:「想來前線的軍兵兩個月沒有戰事,將領們懈怠了,才會出現這種事情。樞府會別派官員過去,查清此事,嚴加懲處。現在最要緊的,是叛軍怎麼處置。」

    杜中宵沉聲道:「副使,治理地方第一在人心,人心不在朝廷,亂子是治不完的!幾百党項戰俘能鬧出什麼大事?現在怕的,是那裏人心紛亂,百姓對朝廷怨恨,作亂的越來越多!狄太尉手握二十餘萬大軍,這樣的小亂子,自然不難平息,不必朝廷專門派人。但是若如剛才所說,軍隊不遵軍紀,惹得治下百姓怨恨,才是應該馬上查清的。」

    文彥博道:「依中丞的意思,叛軍讓狄青自己平定即可?」

    杜中宵道:「自然如此。南邊環慶路調集軍兵,嚴守自己的城寨、隘口,防止其南下。北邊狄太尉派遣將領,領兵平亂即可。癬疥之疾,不必出動大軍平亂。但是,前線軍隊軍紀不整,惹起民亂,會造成很多亂子的。一是佔領的地方不穩,不得不一直用大軍看管。再一個,未佔領的地方聽說此事,必然會誓死抵抗,讓戰事更難。朝廷本來以王師平天下,失了民心,以後治理起來就難了。」

    這是禁軍的老毛病,作戰時軍紀遠說不上好,有時會極為混亂。立國初期平蜀地,便就因為軍紀不好,百姓怨恨,惹出了大規模的亂子。全軍整訓,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藉助軍制改革,嚴整軍紀。現在看起來,狄青所部的軍紀遠遠稱不上一個好字。

    見賈昌朝和田況不說話,趙禎道:「現在亂事已起,為前線軍心穩定計,必須立即平叛。樞密院行文狄青,命他立即派人南下平亂。前線軍紀的事情,可以別派官員,到那裏嚴查其事。」

    賈昌朝拱手:「臣謹聽聖命。崔宣所部五萬兵馬,可命其派兵。」

    杜中宵微微搖了搖頭,知道前線的情況,應該跟皇帝的態度有很大關係。禁軍的做法與習慣,是從建國時就傳下來的,趙禎不會死心。至於惹起民憤,禁軍本就如此,以前這種事情也沒少做。

    文彥博道:「所謂亂軍不足千人,並不是心腹大患,只要派出大軍,應該不能平定。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前方軍紀不嚴,民心不穩,此是大患。依本朝慣例,這種事情應該有御史官員參與其中,到前線去嚴查。惟有嚴明了軍紀,才能防這種事情以後發生。」

    趙禎點了點頭,對杜中宵道:「中丞以為,派何人去合適?」

    杜中宵道:「侍御史吳中復,向有清名,不畏權貴,可以勝任此事。」

    趙禎點頭:「可。命吳中復與內侍押班王從善去韋州,查明此事,並約束軍紀。樞密院再次行文狄青,命其嚴命部伍,不可擾亂軍紀,荼毒百姓。若有不遵軍紀者,可便宜行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一世富貴  天水歸汴  天漢之國    三國有君子  璀璨王牌  帝國爭霸  重生之都市仙尊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同類最熱
搜"風雨大宋"
360搜"風雨大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