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八十一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諱莫忌深,並改變不了亡國之痛,美化自己的史載也只不過是滅亡前的笑柄。

    楊起隆早已為國安部所吸收,只不過身份保密,滿清以為不過是亂民造反,而且此時也無暇再仔細偵察、追究幕後的真相。此次大內動亂,終於使包括康小三在內的滿人意識到人心已經傾覆到何種程度,也意識到漢人,那些在他們印象中已經恭順的漢人,卻有很多在心底埋着對他們的痛恨。

    滿人親貴、官員屢遭襲擊,其中很多的內應都是旗中家奴,參與者則多是社會底層的漢人百姓,更有少量降清後被抬籍的漢兵漢將。

    大內一場混亂,蘇克薩哈被刺重傷,遏必隆等大臣也身上掛彩,儘管人員損失並不算大,但如此重要的地方發生叛亂,無疑給清廷敲響了警鐘,加快了其北撤的速度。

    河間(現滄州地區)到北京是四百多里,明軍又多是步兵,就算是每天行進四十里,那也要十天左右趕到,這是清廷的估計。如果刨去敗兵抵達京師的時間,那便是七八天後才能見到明軍的影子。而這還是明軍沿途無戰鬥,只是行軍才能達到的速度。

    確實,如果距離再短一半以上,清廷可能會將明軍的急行軍考慮在內。但急行軍能一天,能兩天,卻難以持續。否則,人跑到地方了,也累得毫無戰鬥力了。

    所以,基於這樣的判斷,清廷便希望能儘量多地把周邊的軍隊都帶回關外。比如天津的、保定府的等等,這些軍隊在沒接到朝廷命令前,如果擅自撤退,則要考慮國法的懲處。

    所以,清廷派出信使加急通報各地。命令他們向山海關轉進。同時,大規模、有組織的舉族撤退在軍隊的保護下,開始進行了。而為了避免更大的混亂,康小三和太皇太后等人秘密出宮,未張鑾駕,悄然趕赴山海關。

    清廷的判斷也沒有大問題。但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這也是明軍採取正面強攻、緩步推進策略之後,給清廷造成的一個錯覺。

    當然,以水師運兵登陸來截斷滿清通往山海關的道路,並不是計劃中預先制定的,雖然也有水陸配合的策劃,但卻不是以海上為主。

    從朱永興,到總參謀部,都已經習慣了把計劃制定得粗疏一些。只要能達成戰略目的,剩下的便交由前線將領們發揮和完善。戰場形勢的變化不是後方所能全部預估的,即便是前線指揮部,制定出的計劃也會面臨着這樣的問題。所以,最能直觀且真實地了解敵情的,正是在第一線指揮的將領,而他們的正確判斷和主觀能動性則是能否取得更大戰果的關鍵。

    如果按部就班,勝利自然也沒有問題。但截斷滿清退路的意圖應該只能達到一小半,切下跑得慢的尾巴而已。

    當突進兵團的先鋒部隊邊戰邊行地趕到天津時。距離突破河間防線已經過了三天多,三天多的時間跑二百多里的路程,先鋒部隊的速度不算太快,而主力的步兵集團則落後於先鋒部隊六十餘里,還至少需要一天才能抵達。

    此時,天津的清軍已經抵擋了來自海上的明軍水師的攻擊數天之久。一接到撤退的急令,便急不可待地向北轉進,但撤退的隊伍卻被明軍先鋒部隊的騎兵銜尾追擊打了個措手不及。有馬的八旗兵將無心應戰,倉惶而走,被拋下的數千漢軍和綠營步兵被明軍騎兵殺散。大多舉手投降。

    收到前鋒部隊輕取天津的消息後,魏君重立刻意識到滿清的總退卻已經開始,按照原計劃繼續沿陸路向北挺進,已經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也就是說,北地清軍的抵抗意志已經瓦解,崩潰得比預期更快。


    拋棄所有輜重,跟敵人比腳力,這是魏君重所不希望的。他和馬自德緊急商議之後,立刻決定改變布署,並急報前線指揮部。

    變更後布署是集中所有牲口、車輛,由剿朔軍主力和前鋒部隊繼續加速追擊;而馬自德的破朔軍則在天津登船,由海路追擊,伺機于洋河或戴河口強行登陸,截斷滿清退向山海關的通路。

    在魏君重和馬自德看來,只存了退縮轉進之心的清軍已經難以構成大的威脅,突進兵團的兵力顯得有些持重過甚,且行動援慢。而分兵之後便存在了更大的勝機,哪怕登陸作戰不成功,等到陸路兵團到達,也一樣能夠得到接應而合兵一處。這個最壞的結果與現在的行動相比,差不多是一樣的。

    顯然,清軍兵無鬥志,一路上所遇抵抗很輕微,這都給魏君重和馬自德,以及廣大的明軍官兵增加了信心。而水師部隊得到消息後,很痛快地答應協同作戰,因為他們也不滿足於目前的工作。只是運輸、佯攻、牽制,能有多大的功勞。

    整個渤海灣的海面已經被完全控制,龜縮於內河的清軍天津水師也已或降或逃,由他們負責鎮守的東至老龍頭,西至戴河口,幾乎看不到片板只帆。協同步兵作戰,根本就是一件困難不大的任務。且不說除了戰艦上的大炮外,水師的陸戰隊也有相當的戰力。

    「快點,快點。」天津港口,鎮海侯楊彥迪站在岸上,急不可待地看着步兵登船,嘴裏還嘟囔着,「這可是個好機會,若是把韃子皇帝堵住,那功勞可大了去啦!」

    建平侯鄭纘緒嘿嘿笑着,「東起老龍頭,西至戴河口,韃虜在沿海遍設炮台和墩台。嗯,恐怕還要費點手腳吧?」

    「就那些破炮,哪能是咱們的對手。」楊彥迪不以為然地直撇嘴,「轟上兩輪也就完蛋了。嗯,這天津的炮還有點樣子,咱們得趕緊搬到船上去。借調到陸軍的火炮,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還呢?」

    「那些投降的炮手——」鄭纘緒沉吟了一下,說道:「帶上幾個看着老實本分的就行,多了恐怕在船上搗亂。」

    「有道理。」楊彥迪點了點頭,又向着鄭纘緒拱了拱手,說道:「鄭侯爺把這場大功讓予我,在這裏某先謝過了。」

    「客氣了不是。」鄭纘緒笑着回禮,說道:「我率船隊溯河趨京師,這光復北京的功勞也不小啊!再說,沒準那韃子皇帝沒跑了,在皇宮裏等着授首呢!」

    「哈哈哈哈,那就預祝鄭侯得此大功了。」楊彥迪笑得暢快。

    「多謝侯爺美意。」鄭纘緒笑着點頭。

    ……………

    地面在顫動,無數人馬沿着官道、田間小路向前急行。人的頭上冒出白霧,騾馬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氣,腳步雜沓,車輪滾滾,蕭瑟的景象也壓不住這熱烈的洪流。

    突破清軍河間防線後,滅朔軍打掃戰場,征朔軍向西走高陽、保定府,然後北上走徐水、定興、涿州這樣的路線奔京師;盪朔軍則走任丘、霸州、固安路線趨北京。

    四百多里的路程,而且是連續行軍,對以步兵為主的明軍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考驗。騾馬不夠,便用人力推車裝載輜重,重炮已經全部留下,只有機動



第八十一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一個人的抗日  大唐第一全能紈絝  一個人的抗日Ⅱ  抗戰驚雷  逆天換明  我真是大昏君  南宋不靠譜    修仙瑣錄  一品唐侯  戰神狂飆  九星霸體訣  
同類最熱
搜"逆流伐清"
360搜"逆流伐清"
語言選擇